
这事儿闹大了才有人管?咱聊聊“沉默的螺旋”
最近网上一个帖子火了,标题挺刺激——“为啥说激化矛盾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?” 嘿,您还真别不信,里头列举的例子,还真都挺“典型”。
有网友为了解除手机绑定,各种方法试遍了,客服踢皮球,投诉没动静,最后咋办?
制造点“麻烦”!
嘿,您猜怎么着,商家立马主动联系,麻溜儿给解绑了。
还有个更绝的,网购商品质量有问题,给了差评,商家不反思,反倒骚扰买家撤销。
买家一怒之下,把这事儿捅到网上,这下好了,其他消费者也来凑热闹,商家扛不住压力,乖乖认怂。
看完这些例子,我琢磨着,这哪是“激化矛盾”,分明是“逼上梁山”啊!
大伙儿想想,是不是这个理儿?
就像过去衙门口断案,击鼓鸣冤,小事儿没人管,非得闹大了,惊动青天大老爷才有人管。
这就好比咱们常说的“会哭的孩子有奶吃”,当然,我不是鼓励大家没事儿就哭,但有时候,你不大声嚷嚷,还真没人注意到你。
帖子里的例子,从地铁闸机故障到公司内部问题,再到邻居噪音扰民,甚至连排队插队这种小事儿,都体现了同样的逻辑:问题不大,没人管;问题闹大,立马解决。
这背后的逻辑,其实就是“沉默的螺旋”。
啥意思?
简单来说,就是大伙儿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少数,怕说出来被孤立,所以干脆不说,结果真正的问题就被掩盖了。
就像一层窗户纸,你不捅破,它永远隔在那里。
回到最开始那个帖子,那些网友看似是“激化矛盾”,其实是在打破这种沉默。
他们把问题放大,让更多人看到,形成了舆论压力,这才倒逼相关方面采取行动。
当然,咱得承认,“以暴制暴”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,费时费力,还容易激化社会矛盾。
但问题是,有时候,你不“暴”一下,还真没人搭理你。
那咋办?总不能真让大家伙儿都去“闹事”吧?
我觉得,首先得把沟通渠道打通。
无论是企业、政府部门还是啥组织,都得重视群众的意见,别把人家的诉求当耳旁风。
得让人说话,而且得让人把话说清楚。
其次,监管得跟上,得有人“兜底”。
对于那些不作为、乱作为的,得严肃处理,杀鸡儆猴,让其他人不敢再犯。
最后,咱老百姓也得有点儿法律意识,知道自己的权利,也明白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利。
别吃了亏还闷着,该说就得说,该争取就得争取。
咱们中国有句老话,叫“防微杜渐”,小问题不解决,迟早会变成大问题。
与其等到“火烧眉毛”才去救火,不如早点儿把火星子扑灭。
别让“沉默的螺旋”把大家都困住,也别让“以暴制暴”成为唯一的出路。
路,还得一步一步走。